誰扯下了汽車軟件的“遮羞布”?
談到軟件,就不得不提當前各大廠商“跑馬圈地、各自為營”的殘酷競爭。無論是智能終端還是汽車市場,這類現象可謂比比皆是,各大軟件廠商互相設立門檻,將其他玩家拒之門外,打造自己的軟件生態,從而為下一步建立商業閉環進而“圈錢”奠定基礎。
尤其是隨著如今硬件技術優勢日益見頂,軟件正在越來越多智能設備競爭中的重心。特別是汽車領域,“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正深入人心,各大有實力的軟件公司都在大幅加碼汽車市場,布局從云到端的應用,推動自有生態閉環。
這種背景之下,若是能有一種開源開放性的軟件,打通從云側到端側的應用,必然能夠極大的推動整個汽車軟件產業的標準化,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此,Arm的SOAFEE應運而生,借助Arm本身具備的強大軟硬件技術生態,利用云原生技術去改進軟件的開發、構建、管理、更新的效率,為汽車產業提供最開發最具競爭力的軟件方案。
SOAFEE如何“定義”汽車軟件?
如今,隨著汽車產業鏈的蓬勃發展,車廠跟一級供應商們都逐漸認識到,隨著汽車硬件和軟件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先進,企業必須掌握更多的軟件與硬件的技術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從而創造自己的價值。因此,不少車廠和一級供應商在軟件開發方面正不斷投入,甚至去主導IC的設計,這些改變在過去看來的確難以想像。
這也意味著進入智能化之后,汽車領域的競爭是愈發殘酷而激烈,廣大車企和Tier 1們也都更加“焦慮”。在加上硬件的優勢正逐步減弱,因此軟件也由此躋身成為了這些企業緩解焦慮的“特效藥”。
畢竟,從車廠的角度來看,未來硬件的價值的比重相對過去來講是降低的,同時軟件的價值越來越高。第一,對傳統的硬件廠商來說,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和注意力在軟件構建上,但因為軟件其實有非常復雜的層次,所以對車廠來講,其實更應該去專注在應用以及服務的軟件上。對于一級供應商來說,為了要滿足這些車廠的應用及服務,可以更加關注中間軟件的需求與開發。但除了這些軟件以外,還有非常多的共用性的領域,比如操作系統、Hypervisor,或者是一些硬件廠商提供的軟件、固件,在云端的這些基礎服務需要由一些第三方的供應商來構建。
Arm汽車和物聯網事業部亞太區合作伙伴關系高級總監鄧志偉
站在Arm的角度,如何看待軟件定義(Software-Defined)及其重要性?Arm汽車和物聯網事業部亞太區合作伙伴關系高級總監鄧志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對車廠及一級供應商來說,軟件開發的成本會大幅降低,同時,通過售后不斷地推出創新的服務,可以為車廠創造新的營收來源。報告顯示,軟件定義的實現可為車廠創造每臺車多達2600-7500美金的額外利潤。對IC設計及軟件供應商而言,他們可以更好地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同時軟件定義也會讓更多的云端應用開發者加入汽車創新的行列。最后,消費者也會更滿意定制化的汽車功能及使用體驗。”
由此可以歸納幾個軟件定義汽車必須要實現的需求:首先,軟件必須要具備可移植性,一份軟件要能夠在不同的硬件當中去執行。第二,軟件必須以云端的技術來開發構建和升級,讓整個軟件的開發和維護成本能夠降到最低。第三,由于汽車產業里面的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軟件定義汽車的軟件必須能夠處理實時性、功能安全以及保密的要求。最后,軟件必須要去符合開放式的架構,因為開放式的標準才能創造更大的生態系統,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
SOAFEE (Scalable Open Architecture For Embedded Edge)正由此應運而生,據Arm介紹,SOAFEE 是一個由Arm以及汽車產業的領導廠商所提出的構想,這個項目已經投入了實際資源并得到了實現。SOAFEE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它是一個軟件架構,該架構將通過擴增既有的云端技術,來實現汽車產業對于實時性及功能安全的特殊要求。值得強調的是,它也是一個開源的參考實現。同時SOAFEE是以Arm Project Cassini中的SystemReady開放標準為基礎,來實現底層硬件的抽象化。
具體來講,鄧志偉介紹:“這個軟件架構包含三個部分:第一,是SOAFEE——Scalable Open Architecture for Embedded Edge,面向嵌入式邊緣的可擴展開放架構,它是一套新的軟件架構和開源參考實現,既可滿足汽車的實時和安全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基于云原生開發的優勢。第二,是一個能夠執行SOAFEE,以及開發各式功能及服務的硬件參考平臺。第三,是我們會成立一個產業合作的組織來持續完善SOAFEE的設計。”而目前,SOAFEE的第一個版本已經可以供開發下載,這個版本包含了啟動云原生(cloud-native)的所有基本模塊,所有相關的信息都可以在gitlab的連結中找到。
強剛需之下,軟件開源究竟有多重要?
軟件開源,是打破當前各主流玩家各自為政這一頑固壁壘的唯一可行路徑。一方面,開源能夠更快速吸引到大量客戶,對生態發展和技術迭代都大有裨益;另一方面,開源也能夠有效的避免壟斷出現,而且更有希望和可能成為行業標準化產品,在眾多客戶之間建立起更加強大的信任關系。
事實上,整個SOAFEE項目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硬件和軟件的界面做標準化,但并不代表硬件的架構就一定要用Arm架構,還有非常多不同的硬件架構可以提供計算的平臺。畢竟,既然SOAFEE是一個開源的架構,它就必須要涵蓋各種不同硬件、IP的架構,只要符合與軟件之間的標準界面,Arm以外的硬件架構也是可以在SOAFEE上使用。
其實從Arm一開始提出SOAFEE構想的時候就是想去避免這個問題。鄧志偉告訴記者:“第一,我們非常強調它的開放,它的架構是開放的,所謂的開放的架構就是它必須要去涵蓋和容納各種不同的技術,包括不同的車廠及軟硬件廠商的技術,這樣就不會被壟斷了,所以我們是通過一個開放架構來避免被壟斷。第二,它是開源的,所謂的開源就是說不會被任何一個人去掌控所有,因為它把整個標準都放到這里,如果是開源就必須要讓大家去共享,所以我們是用開源的方式去避免整個軟件的設計被壟斷。”
第三,很多的車廠所謂的核心技術不應該是構建在沒有辦法區隔化、差異化的領域,比如說操作系統或者是像容器(container)機制,其實對車廠來講,他們的差異化是在應用層和服務上。鄧志偉進一步補充到:“我們很樂見他們的應用程序和服務不需要開源,這本來就應該是車廠創造差異化的地方,在這部分他們本來就應該各自圈地做差異化。如果他們把軟件技術集中在應用上或者服務上,比如說自動駕駛或輔助駕駛的系統設計和服務的設計上,這樣就可以避免車廠跟整個開源有一些沖突和矛盾的地方,我們把這樣的概念跟車廠深入溝通后,他們是非常高興能通過不同的價值鏈,讓他們參與到這樣一個開源軟件的構建中的。”
因此,從開放的架構和開源去解決被壟斷的問題,是Arm在汽車軟件領域的態度。所以標準化也是SOAFEE發布想要傳遞的很關鍵的想法,也正因為SOAFEE是一個標準的開放的軟件,所有的用戶都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去自由地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整個的SOAFEE快速向前發展。讓SOAFEE這第一個針對汽車產業,實現真正把云端技術導入到汽車產業,且開源開放的滿足汽車產業的軟件架構能夠遍地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