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裝備產業加速升級 企業搶灘高端智能市場
關鍵詞: 智能農機 支持政策 市場規模 產業化應用 技術攻關
近期,黑龍江、浙江、四川等多地出臺智能農機裝備發展支持政策。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智能農機裝備正加快發展,2030年智能農機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記者獲悉,下一步,我國還將加快多個重點領域農機裝備產業化應用,推進研發農業領域低空經濟裝備。
??當前正值秋糧生長也是田間管護關鍵期,無人噴灌車、無人施肥機、無人噴藥機等智能農機在田間地頭大顯身手,大大提升了農機作業效率與質量。
??近年來,我國先進適用農機加快研發應用,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裝備為農業生產助力。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經超過75%,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與此同時,我國農機裝備產業正加快發展。智慧農業科技企業濰柴雷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隨著農業規模化經營的推進,市場對高效、智能、便利的高端智能農機需求不斷增加。“今年,雷沃動力換擋拖拉機銷量暴漲,換擋無需踩離合,勞動強度大幅下降。”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已達2271家。一些頭部企業已經進入全球農機企業第一方陣,部分中小企業專注細分市場,也形成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4年中國農機市場復合年均增長率7.8%,2025年中國農機市場規模為907億元,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67億元,其中智能農機市場規模達1039億元。
??近來,圍繞智能農機裝備,多地出臺支持舉措。其中,黑龍江省出臺支持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20條政策措施,支持大馬力拖拉機、智能農業機器人、大載荷農用無人機等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支持實施一批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浙江省圍繞農用無人機發文明確具體目標,到2027年浙江將實現省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農用無人機配置全覆蓋。四川省發文開展農用無人機等技術攻關。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專家表示,農機裝備在推進“先進性”的同時,還要突出“適用性”,形成適應不同區域、不同作物、不同規模的農機裝備體系,補齊丘陵山區適用機械缺乏、經濟作物機械化率不足等短板。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鮮食玉米生產國和消費國,鮮食玉米年產值突破700億元。黑龍江省的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但長期以來,約90%的鮮食玉米依賴人工收獲,高成本、低效率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
??這一困境隨著國產高端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迎來轉機。黑龍江重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與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大型高端智能鮮食玉米收獲機,可一次完成柔性低損摘穗、無損輸送、清潔除雜、果穗集箱、裝車等多項作業功能,其收獲效率達到人工的60倍,打破了國外機械在該領域的壟斷。
??在黑龍江重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十幾臺智能鮮食玉米收獲機一字排開,正準備陸續發往新疆、內蒙等地。公司總經理閆勝民對記者表示,目前,智能鮮食玉米收獲機賣得非常火爆,已經供不應求。
??此外,蔬菜起壟播種、工廠化育苗、有機肥精量撒施、水肥一體化等技術裝備也正加快普及。記者獲悉,下一步,我國還將加快實現蔬菜自動移栽機、葉菜收獲機、池塘養殖高效起捕機等重點裝備的產業化應用;積極研發農業領域低空經濟發展所需的裝備,助推解決丘陵山區大田、果園及設施農業生產難題。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當代農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楊夢穎表示,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要強化農機研發技術攻關,取得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夯實農機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我國農機裝備行業關鍵領域的產業控制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積極布局符合未來農機產業發展方向以及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的技術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