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官宣自研芯片
關鍵詞: Arm 自研芯片,業務模式,市場競爭,股價波動
根據路透社最新消息,Arm計劃推出自主研發芯片,這一決策由CEO Rene Haas在財報會議中披露,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加大對自主芯片開發投入的計劃標志著Arm改變了其長期以來的業務模式,即向Nvidia和亞馬遜等公司提供知識產權,這些公司已經設計了自己的芯片。
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表示,成品芯片是Arm已在銷售的產品計算子系統(CSS) 的“物理體現”。“我們有意識地決定加大投資,以期超越設計,打造某些東西,打造小芯片,甚至是可能的解決方案。”
據外媒報道,2024年12月,在Arm與高通關于技術授權問題的訴訟庭審當中,高通就曾指控稱,Arm正在為客戶端和數據中心處理器以及其他用例提供Arm計算子系統,存在與客戶競爭的嫌疑。同時,高通法律團隊還出示了René Haas為Arm董事會準備的一份文件,表明Arm還在考慮設計自己的芯片直接提供給客戶,這將使其成為包括高通在內的客戶的主要競爭對手。
René Haas當時駁斥了這些說法,稱雖然Arm正在探索各種商機,但Arm不制造芯片,也從未涉足過這個行業。但在今年2月,英國《金融時報》爆料稱,Arm正在開發自己的芯片,首款自研芯片最快會在今年夏天推出,將由臺積電代工,Meta可能將會成為首批客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Arm的母公司軟銀集團在今年3月宣布以65億美元收購了Arm服務器芯片設計廠商Ampere。未來,軟銀集團是否會將Arm自研芯片業務與 Ampere進行整合仍有待觀察。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將Arm放在推動擴大AI基礎設施的中心,推出Arm自家芯片是他邁向 AI 芯片生產計劃中的一步。而收購Ampere,或許能為Arm的芯片制造計劃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進一步助力其在芯片設計市場的發展。
在決定自研芯片的同時,Arm也對旗下產品采用了全新的命名體系,包括面向基礎設施市場的Neoverse、面向PC市場的 Niva、面向移動市場的Lumex、面向汽車市場的Zena和面向IoT市場的Orbis五大品牌,均引入了Arm計算子系統。同時,將采用Ultra、Premium、Pro、Nano、Pico等名稱來顯示性能等級 ,這將使開發人員和客戶更容易了解其路線圖。這意味著,Cortex和Corstone將不再用于未來的內核和計算子系統。
“這種平臺優先的方法反映了在系統級別向Arm計算平臺的快速轉換,而不僅僅是核心IP。它使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更快、更有信心、更系統地集成我們的技術,尤其是在他們擴展以滿足AI需求時。”
據透露,Arm計劃涉足“物理芯片、主板乃至系統”的開發,并已啟動大規模人才招募,包括從現有客戶公司引入專家。此舉被視為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推動的“Stargate計劃”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整合Arm技術構建AI基礎設施網絡,與OpenAI、甲骨文等合作投資約400億英鎊。
數據顯示,目前Arm大約56%的營收都是來自于其前五大客戶。Arm表示:“我們將來可能會為某些現有客戶和其他第三方(包括軟銀集團的附屬公司)提供各種用例和終端市場的芯片咨詢或設計。”
Arm進軍芯片設計市場,雖然有著技術和市場趨勢等方面的優勢,但也面臨諸多挑戰。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從市場競爭來看,數據中心服務器芯片市場競爭激烈,既有英特爾等傳統巨頭,又有眾多新興企業,Arm作為新進入者,要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而且,與現有大客戶的競爭關系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客戶流失,影響其現有授權業務。從技術角度,雖然Arm架構以能效比高著稱,但要設計出滿足數據中心復雜需求的高性能芯片,在技術研發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資本市場表現方面,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Arm預測其第二財季調整后每股利潤將在29美分至37美分之間,中間值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每股36美分,7月30日,Arm美股盤后大幅下跌8.65%。
自2023年股票上市以來,Arm的股價已飆升約150%,其股價最近的市盈率超過預期收益的80倍,遠高于Nvidia和其他專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制造商的市盈率估值。但由于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打擊Arm在其主要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該公司預測第二財季利潤略低于預期,未能滿足近幾個月來推動其股價飆升的投資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