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國內芯片制造“二哥”,全年業績亮了!
國內晶圓制造“二哥”華虹半導體(01347.HK)給出了一份超預期財報。
2月14日午間,華虹半導體公布四季度業績,該公司第四季度實現營收達6.301億美元,同比上升19.3%,同時其凈利潤為1.591億美元,同比上升19.2%,預估為1.203億美元,顯著高于預期。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達38.2%,而去年同期僅為32.5%。
在幾天前,國內晶圓制造“一哥”中芯國際也披露四季報。相比之下,中芯國際由于受到消費電子寒潮影響,業績增長受到一定拖累。而華虹半導體布局的特色工藝需求持續旺盛,尤其得益于工業及汽車市場需求拉動,該公司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總體為103.2%,而中芯國際這一數據為92%。
得益于業績超預期,華虹半導體近日午后股價出現拉升,由一度跌近3%漲至超過1%。
全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華虹半導體財報顯示,該公司去年四季度營收達6.301億美元,同比上升19.3%,連續十個季度刷新紀錄。其當季凈利潤為1.591億美元,同比上升19.2%,此前預估為1.203億美元,盈利顯著高于預期。
從全年來看,華虹半導體營收達到24.76億美元,同比增長51.8%,創歷史新高。其歸母凈利潤為4.50億美元,更是同比上升72.1%。
具體到細分領域表現,華虹半導體第四季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營收同比增長幅度最大,達75.7%,主要受益于MCU及智能卡芯片的需求增加;而由于NOR flash產品的需求減少,公司第四季度獨立式非易失性存儲器營收同比下挫6.3%;邏輯與射頻營收下降的幅度最大,第四季度實現營收4290萬美元,同比大降49.5%,主要受到消費電子需求減弱拖累。
從工藝節點來看,0.25μm同比略微下降,而0.11μm及0.13μm工藝技術節點增長較快,在第四季度實現1.261億美元的營收,同比上升49.4%;55nm及65nm則同比下滑20.5%,主要原因也是由于邏輯及CIS產品需求減少。
終端市場方面,其布局的工業及汽車產品領域增長強勁,第四季度營收1.696億美元,同比增長69.7%,成為拉動華虹半導體業績超預期的“引擎”。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其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仍保持增長,雖然邏輯產品需求減少,但得益于MCU以及智能卡芯片需求增加,得以抵消部分減少需求,從而保持約12%同比增長速度。
談及業績表現和驅動因素時,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表示,華虹半導體在2022年第四季度,在保證產能利用率的前提下,通過優化產品和業務組合以獲得銷售價格的提升,從而顯著提升毛利率。財報顯示,該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達38.2%,而去年同期僅為32.5%。
晶圓制造雙雄積極擴產
實際上,華虹半導體近期已經在擴產路上邁出一大步。
在1月中旬,該公司與子公司華虹宏力、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II及無錫市實體訂立合營協議。上述四方將向華虹半導體制造(無錫)有限公司大舉投資40.2億美元(約271.52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這家投資主體還將以債務融資方式籌資26.8億美元(約180.02億元人民幣)。
這筆高達452.54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資金將用來擴充晶圓制造產能,包括采用65/55nm至40nm工藝的12英寸晶圓制造產線。
在中芯國際方面,該公司此前也表示,由于前期擴產、資本自出大幅增加,2023年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今年資本開支將與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
在2022年,中芯國際全年資本支出完成約432億元,占全年原資本開支計劃的94.74%。在去年三季報中,中芯國際曾宣布上調全年資本開支,由此前的320.5億元上調至456.0億元。
